2019-03-07 14:04:37 0
离散行业MES选型有“三忌”。 一忌“盲目崇洋”,二忌“将MES平庸化”,三忌“项目组人员构成单一化”。
一忌“盲目崇洋”。
大家都知道,MES从外国兴起,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在理念、技术、经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,很多用户就想当然地认为,国外的MES一定好,实施成功率就一定高。 但很多案例证明,国内的MES更为灵活和适应国内制造企业的现状需求。
MES选型,首先要判断自己的行业特征,内部需求。因为MES是面对各类复杂的生产管理,MES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背景。除了有流程、离散两个大类之外,即便是同为离散行业MES,也有汽车制造、机械加工、电子组装等很多细分行业,每个行业产品加工流程,形态,追溯方式、管控方式都不相同。
其次,有些国际企业不一定是做MES出身,比如做ERP很擅长,或者做PLM很擅长,很多用户发现他们也有MES系统后,考虑到如果选择同一家公司,便于以后的数据共享与集成,然而,这是个最大的误区,很多用户往往因自己想当然而后悔莫及。
随着软件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,系统之间的集成早已不是困难的事情,国内很多软件厂商都能做到。
最后,还要谨防一些假“洋”MES。我们也经常发现某些厂商打着国外的品牌,其实是地地道道的自己开发。我们并不反对采用国外品牌,借用国外先进理念与成熟产品,这也是一个快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捷径。但前提是,用户一定要在了解相关MES知识的基础上,进行充分的需求整理、技术交流、市场调研、公开招标,甚至是现场测试,去伪存真,摒弃不适合自己行业的系统,不选“洋”的,只选对的,选择出有本行业实施经验、且真正适合自己的MES系统。
二是忌“将MES平庸化”。
近两年,MES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,市场上号称能做MES的公司有数百家,有的产品完善,有的就是几个简单模块,有的甚至就没有成形的产品就开始推广。面对高速发展的MES市场,大家都想抓住机会,分上一杯羹。但这样的乱象就导致了MES市场上的标准不统一,良莠不齐、鱼目混珠。
我们应该清楚,对于MES这么复杂的生产管理系统,针对离散行业,国外都没有几套非常成熟的系统,中国本土公司刚成长不久,只用几年时间,一套成熟的MES就能横空出世?显然不现实。在当前情况下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就出现了一种将MES平庸化的倾向。
第一种情况:自身产品的平庸化。
有些公司因为从事MES不久,对MES的理解不深,他们通常承诺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。由于没有深厚的行业经验,这类软件即便是开发出来,也只是个生产过程的电子化,最后不是将MES做成了一个简单的完工反馈,就是做成了一个库房管理系统。这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ES系统,与十多年前的车间管理没什么本质区别,从客观上造成了MES市场趋向平庸化。
致力于离散MES研究多年的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公司认为:“MES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,MES以计划为主线,依据设备有限生产能力,对生产计划进行自动排产、派工,通过对物料、工具、设备、技术的协同准备,以数据采集为重要技术手段,将生产计划排产、执行、生产数据采集、计划反馈形成闭环管理,并通过信息统计分析功能,为企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。对企业而言,MES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个管理软件,更应该是精益生产的软件载体,是促进精益生产落地的有效手段。”
MES的需求来源于用户,并高于用户,应该是用户与软件公司一起,共同配合,借助于国内外的先进理念,以实施MES为契机,进一步促进企业精益生产的落实,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。如果软件公司没有行业经验,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,完全按照客户当前的生产模式,依葫芦画瓢般地定制开发,这只是一个电子化过程而已,对用户生产管理不会有质的提升,也就失去了MES本身的价值。
第二种情况:因市场竞争需要,有些公司有意使MES平庸化。
有些公司,对MES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,也明白一些功能是MES所必需的,由于自身技术所限,产品缺少相关功能,但为了市场竞争需要,就对客户说这功能不用上,那功能没有用,这实际上是有意使用户MES趋向平庸化的一种表现。
三是忌“项目组人员构成单一化”。
MES虽然是信息化系统,但涉及的人员很多,实施难度较大,既是车间人员使用,又是生产部、质量部、设备部、企业高层领导等共同参与、使用的系统,更需要IT信息部门的积极推动,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与合作,无论对前期选型,还是后期实施、推动都是很有帮助的。
用户不只仅仅要关注开发语言、集成性、安全性、可拓展性、维护性等IT方面的事项,更重要的是,还要认识到MES是为车间生产人员所使用的系统,是解决车间人员生产管理中所遇到问题的软件系统,应该发挥车间生产管理的行业知识,让懂生产的用户代表参与进来,并给予一定的话语权,大家共同配合,挑选出真正能满足他们使用要求、真正适合他们的软件系统。
MES成功应用,从选型开始!选型从不媚洋、不平庸做起!